返回列表

奶厅管理|不正常挤奶报告:五大指标衡量挤奶操作是否到位

发布人:阿菲金市场部 Afimilk阿菲金 | 时间:2020-10-25

 

熟知阿菲金牧场管理软件AfiFarm的养牛人都知道,在系统“挤奶台监控”界面中提供带有“挤奶步骤评估”版块。该版块通过各种挤奶数据的汇总,能直接反映出奶厅挤奶操作的好坏。

好的挤奶操作流程固然是各个牧场的终极追求,本篇文章将从另一个角度,即不正常挤奶报告教牧场管理者快速鉴别、分析“不正常挤奶”模块,帮助牧场提升奶厅管理效率!
 
不正常挤奶报告中,主要通过如下五个指标来衡量挤奶过程中挤奶员的操作是否到位,奶牛在挤奶过程中是否有应激。

▍一、踢脱

▍二、非正常脱杯

▍三、慢牛

▍四、没有必要的套杯

▍五、低流速时间脱杯

    

一、踢脱

踢脱%——班次挤奶中,踢脱的占比。

在阿菲金的数据统一中,自动脱杯时挤奶流速大于1,且产量低于预期产量(预期产量需大于1.5KG)则计入踢脱。

在实际的挤奶过程中,踢脱大多是由于挤奶牛产生应激,导致挤奶过程中躁动,杯组脱落。如果挤奶员没有及时发现并上杯,系统会进入到自动脱杯动作,从而产生踢脱。过多的踢脱,会导致挤奶效率下降,同时二次套杯会造成挤奶时间长,对乳头的损伤比较大。所以,降低脱杯数要求奶牛无应激的同时,对巡杯人员也提出挑战。

在挤奶前和挤奶过程中要做到:

  1. 奶牛通道及时清理,避免在去奶厅途中摔跤;
  2. 赶牛工正确的赶牛,不要打牛或者有意制造噪音驱赶奶牛;
  3. 待挤区奶厅尽可能铺设橡胶垫,提高奶牛舒适度,减少侧滑,摔跤;
  4. 奶厅保持安静无异常操作;
  5. 加强挤奶巡杯,遇到掉杯状况,快速套杯。
注意,挤奶流程和挤奶班次的变化,会导致踢脱数据异常。比如:
  1. 当挤奶班次由两次更改到三次时,由于单班次产量下降,会导致踢脱数据异常,对于这种情况,等待7天左右,踢脱数据会逐渐恢复正常。
  2. 对于某些奶牛,单班次挤奶两次时,也会出现踢脱报警。
  3. 如果奶牛在挤奶过程中有两次套杯,第一次套杯脱杯时流速大于1Kg/Min,且产量低于预期产量,这头奶牛如果第二次套杯后,脱杯流速小于1Kg/Min,且达到预期产量,这头奶牛依然会记录在踢脱数据里。比如牛号168249的奶牛,第二次套杯脱杯时(套杯序号,即为套杯次数)脱杯流速为0.7Kg/Min,依然被计入踢脱统计。

     

 
 
 
二、非正常脱杯
 
非正常脱杯——所有非自动脱杯的奶牛,都会统计到非正常脱杯,即:取消自动脱杯,人工脱杯的奶牛都会记录在该报告内。
取消自动脱杯——在挤奶开始后,激活“取消脱杯”功能,在这种模式下,只有关闭“取消脱杯”功能,或者直接按下脱杯键,才会脱杯。
人工脱杯——在挤奶过程中,人为按下脱杯键。
在正常的挤奶过程中,培训挤奶员正常脱杯操作的重要性,在无法确切判断奶牛特性时,都要选择相信设备自动脱杯的判断,避免过度挤奶。
 

 

点评:有时候,挤奶员会发现某些牛下奶比较慢,挤奶时间比较长。这时候他们会选择“取消自动脱杯”功能。该批次其他奶牛都挤完奶,并且做完后药浴后,走到该奶牛处,人工脱杯,此时计入“取消自动脱杯”。
还有一种情况,奶牛挤奶状态为自动脱杯状态,但是下奶比较慢。当其他奶牛都挤奶完成,且做完后药浴后,依然有牛没有挤奶结束。此时,为了不影响挤奶进度,挤奶员按下手动收杯键,此时计入“人工脱杯”。
方案:对于这些牛,可以做个标记“挤奶慢的牛”。把这些标记的牛统一到一个组,这样在挤奶时,不会影响效率且全程自动控制挤奶。
 
 
三、慢牛
 
慢牛——挤奶速度慢的牛,所有挤奶时间超过8分钟的牛会计入慢牛。
对于这些牛,我们要分别对待:
1.先天性遗传因素造成。有些牛乳房大,下奶慢,对于这些牛,我们可以标记上“慢牛”的标签,尽可能将这些牛归到同一组;
2.应激导致下奶慢。对于这些牛,如果能够查到导致应激的原因,则告知挤奶员。逐步培养挤奶员在挤奶过程中应该注意错误的操作。
 
下图中,141537这头牛,在过去的10天单班次产量都在20KG,且挤奶时间比较平均,由此可以证明这头牛应该归属于挤奶慢的牛。

 

下图中,141408这头牛,奶产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,挤奶时间明显高于之前的平均时间,对于这头牛,可以判断在本班次挤奶过程中,产生了应激。需要提醒挤奶员注意。
 
对于慢牛一定要做好统计和分群。如果做不好,对于并列奶厅会出现很多牛挤奶结束后无法放走,降低挤奶效率,同时增加等待奶牛的应激;对于转台,有的牧场会选择停下转台,这样大大降低了转台的效率,而选择挤第二圈的方式有时候又会出现混群问题。

 

四、没有必要的套杯
 
没有必要的套杯——套杯次数大于1,且最后一次套杯产量小于1KG,此时该奶牛会计入“没有必要套杯”报告。进入没有必要套杯报告的牛,在最后一次套杯过程中,都会存在过挤现象,会导致乳头肿胀发紫,甚至乳头开花。

 

为什么要衡量“没有必要的套杯”?
 
如果该数据统计比较大,说明奶牛在挤奶过程中,存在过挤现象,对奶牛的乳头会产生没有必要的损伤。在对挤奶员进行挤奶培训的时候,一定要向他们说明,对于自动脱杯的挤奶牛,且挤奶结束后,面板没有产量报警,则不需要再次套杯。
 
“产量报警”——阿菲金软件会根据奶牛挤奶天数,过去10天的平均班次产量,生成一个“预期产量”。当班次产量低于预期产量20%时,在挤奶结束时,面板会发出“产量报警”,此时,面板的产量数值会闪烁。
 
 
五、低流速时间脱杯
 
低流速时间脱杯——在挤奶末期,挤奶流速低于1KG直到脱杯的时间。
我们希望,奶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挤奶。即使真空平稳且真空值设置合理。从某种意义上讲,当真空作用在乳头时,对乳头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损伤。好的挤奶曲线是平均流速尽可能地高,挤奶时间尽可能地短。这就需要在挤奶初期流速快速提升和挤奶末期流速快速下降。对于挤奶曲线末期挤奶时间较长,拖了一个长长地尾巴地奶厅,乳头健康必然存在问题。
下面我们查看两个案例(案例中两个牧场均为同一类型的挤奶设备):
案例一:该牧场过去两天平均低流速脱杯时间平均为0.41分钟。说明该牧场挤奶流程良好,脱杯流速设置合适。
计算一下平均挤奶时间:
该牧场59%的奶牛挤奶时间在4分钟以内,这在国内是非常好的挤奶时间。
案例二:该牧场只有22%的奶牛在4分钟内完成挤奶,而挤奶在6分钟以上的占比达到33%。而好的牧场控制在10%以内。
同样,我们对比“低流速时间脱杯”,好的牧场平均为0.41分钟,而差的牧场达到1.06分钟。每一次挤奶的初期和末期,乳头的真空都是接近设定真空42Kpa(低位奶厅),如果乳头过多的暴露在高真空下,乳头孔容易开花,导致乳房炎发病率高。
掌握了上述五个指标判断,基本可以帮助牧场快速判断挤奶过程中挤奶员操作是否到位!